首頁>新聞中心> 行業資訊>艾滋病真的有得治了?抗HIV神藥是什么來頭?
艾滋病真的有得治了?抗HIV神藥是什么來頭?
發布時間:2018-05-07 瀏覽次數:5245
近日,一則名為《重磅消息!香港大學宣布:新藥可清除艾滋病毒》的文章在微博上迅速走紅。經過社交媒體的快速傳播,這項研究成果在許多網友心目中已然是一款能夠預防和根治艾滋病的神藥。
這真的是抗HIV的神藥嗎?(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如同之前被攻克和治愈無數次的癌癥那樣,本條新聞恐怕又是一次經過媒體添油加醋后的誤讀。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我們也將和大家分析一下香港大學的這項研究究竟說了啥。
本研究的負責人陳志偉教授(圖片來源:香港大學)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篇論文。在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教授的帶領下,來自港大的科研團隊在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刊發了這項研究,介紹了一種能夠在人源化小鼠中清除HIV感染的中和抗體。這本期刊在2016年的影響因子約為12.8,在國際上有良好的知名度。
這項研究來自專業的醫學期刊(圖片來源:《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這項研究的主要突破是一款叫做BiIA-SG的雙特異性抗體,它能同時結合T細胞表面的CD4蛋白,以及HIV病毒表面的gp120蛋白。CD4與gp120都是HIV入侵免疫細胞的關鍵靶點,如果能同時對它們進行抑制,一方面是給免疫細胞穿上了金鐘罩,另一方面則是捆綁住了HIV病毒的雙手。
這款雙特異性抗體的設計(圖片來源:《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在動物實驗中,這款雙特異性抗體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該論文指出,在小鼠模型里,這款創新抗體能夠中和用于測試的所有124款HIV病毒株。可以說,它對HIV病毒的確有很好的預防與控制潛力。
注意,這里我們說的是“潛力”。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知道,一款新藥要上市,一般需要經過多個階段。在動物模型中確認了安全性后,我們還要在人體內進行1期、2期、3期試驗。只有在具有一定規模的人群里確認新藥的安全性與療效,藥物審評機構才會批準它上市。這個過程大約平均需要10年。
新藥研發絕非一日之功(圖片來源:《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而由香港大學帶來的這款抗體,盡管充滿潛力,但它畢竟還在動物模型階段,沒有在人體內進行驗證。事實上,香港大學的科學家們也深知這一點。在論文的摘要里,他們提到“這些結果驗證了BiIA-SG的臨床開發潛力,它有望成為一款生物醫學手段,來預防和治療HIV-1感染?!辈恍业氖?,這些嚴謹的描述在社交媒體的傳播下,就變成了一款能根治人類HIV感染的神藥……
但我們對這款抗體的潛力依舊表示看好。事實上,中國在抗HIV感染領域的新藥研發水平并不低。今年3月,美國FDA就批準一款產品。這也是10年來由FDA批準的第一款具有創新機制的抗HIV新藥。在獲批前,它曾獲得美國FDA頒發的突破性療法認定、優先審評資格、快速通道資格、以及孤兒藥資格,這也體現了其重要價值。
而我們欣喜地看到,這款HIV新藥也是首例在中國生產、并得到美國FDA批準進入美國臨床試驗的無菌生物制劑。這不僅體現了中國在抗HIV領域的研發創新能力,也反映了我們在無菌生物制劑的生產上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
我們知道,HIV感染有著重大的未竟醫療需求。香港大學的這項研究讓我們看到了一款創新藥的影子,這值得慶賀。但我們也要指出,新藥研發并非一日之功。在進行宣傳與報道時,還需要注意嚴謹,以免讓患者產生錯誤的理解。
參考資料:
[1] Tandem bi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y eliminates HIV-1 infection in humanized m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