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環保機遇
發布時間:2018-04-08 瀏覽次數:5285
2018年的政府報告,對能源環保的關注提到了顯著重要的位置。
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先回顧了過去5年在能源環保領域取得的成就,其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水耗均下降20%以上,重點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一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森林面積增加1.63億畝,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近2000平方公里?!八{天保衛戰”取得了顯著成效,北京的藍天天數正在逐步增加,綠色發展取得了良好的局面。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了2018年能源環保領域治理的目標路徑和要求。
從我國政府對環保領域的重視程度可以看出,未來的檢測、環境治理以及試劑耗材等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1、檢測方面,土壤、空氣、水分等檢測需求劇烈增長
年前,環保部印發《2018年重點地區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方案對于VOCs監測的城市、監測項目、時間頻次及操作規程等做了規定。其中包括15個省會城市和59個地級城市,本次的監控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前所未及。特別是方案中關于檢測頻率,貫穿全年,個別項目要求1天8次,其他的平均6天一次.如此之大的檢測量,必將給第三方檢測行業帶來爆發式的增長。
2、環境治理帶來化學原料需求的增長
環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噪聲污染、電磁污染等,其中以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的危害最大,是我國環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內容。 而治理的方式大多以化學處理配合物理處理為主,所以所需的化學物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3、政府提高生產環保管控力度,帶來的市場機遇
17年年尾以來,政府對化工能源生產企業的環保管控越發嚴格,也引發了化工市場的價格動蕩。期間,環保局果斷出手,整治了一批不符合環保政策的生產企業。隨著政策越來越嚴格,執行力度越強,我國的化工企業轉型迫在眉睫。這也為化工企業的檢測監控、生產機械升級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4、民眾環保意識的上升帶來個人檢測領域增長
近年來,北方的霧霾天氣被調侃的是最多的一個詞,惡劣的天氣給生活在北方的人們造成了很多的不便。于是也促進了個人環保消費品的市場增長,比較明顯的有北方空氣凈化器、南方凈水器。另外,也帶動個人消費級檢測的增長,如便攜式PM2.5、農殘檢測等等方面。這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上一條:商務部:對原產于美國、歐盟等地進口苯酚反傾銷立案調查 | 下一條:鴻茅藥酒是藥還是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