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中心> 行業資訊>不同廠家VC藥片中抗壞血酸含量的測定及比較
不同廠家VC藥片中抗壞血酸含量的測定及比較
發布時間:2017-05-20 瀏覽次數:1542
摘要 維生素C又叫抗壞血酸,分子式為C6H8O6。通常用于防治壞血病及各種慢性傳染病的輔助治療。市售維生素C藥片含淀粉等添加劑。由于維生素C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這也是本實驗的依據所在。
關鍵字 維生素C,直接碘量法,Na2S2O3標準溶液,I2標準溶液引言
近年來已報道的測定維生素C(Vc )的含量的方法眾多,遺憾的是一般的方法靈敏度低、儀器復雜、操作煩瑣。據本小組人員查資料得知現在普遍采用光度法、熒光法、色譜法、電化學分析法等實驗方法,實驗結果比較準確。但考慮到本分析化學之課程要求,又鑒于本實驗條件以及本小組實驗人員的技術水平,仍然采用直接碘量法這一經典的測定方法。結合實際,本實驗對不同廠家生產的維生素C藥片中抗壞血酸的含量進行了測定并進行了比較。
1實驗部分
1.1實驗原理
維生素C為一酸性己糖衍生物,是烯醇式己糖內酯,有L,D型異構體,易溶于水或酒精,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在空氣中極易被氧化,尤其在堿性介質中更甚。而在酸性條件下較為穩定。因此在測定時加HAc溶液使溶液呈弱酸性,減少維生素C的副反應。由于維生素C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
1.2實驗儀器與試劑
1.2.1儀器
分析天平;250ml錐形瓶;量筒10ml、100ml;酸式滴定管;燒杯250ml;玻璃棒。
1.2.2試劑
醫藥維生素C片(廠家:上海醫藥有限公司信誼制藥總廠、南京白敬宇制藥廠、湖北華中藥業有限公司);HAc溶液(2mol/L);淀粉(0.5%);Na2S2O3標準溶液(0.1038mol/L);I2標準溶液。
1.3實驗操作步驟
1.3.1I2標準溶液濃度的標定
I2具有揮發性,因而易引起I2的損失,故直接碘量法要求每次測定維生素C含量之前,首先要標定I2溶液的濃度。具體操作辦法如下:
用25ml移液管吸取Na2S2O3標準溶液25.00ml三份,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蒸餾水50.00ml,0.5%淀粉溶液2.0ml,用I2溶液滴定至呈現穩定的藍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計算I2溶液的濃度。
1.3.2樣品稱取
在分析天平上稱取兩組維生素C藥片,每組取不同廠家的產品各三份,每份0.2—0.3g。
1.3.3滴定維生素C中的抗壞血酸
在250ml錐形瓶中,加入新煮沸過的冷蒸餾水100ml,再加入2mol/LHAc1ml,0.5%淀粉溶液2ml,然后將稱好的一份維生素C藥片放入溶解,待完全溶解后,立即用I2標準溶液滴定,至呈現穩定的藍色即為終點。其余各份按此法進行測定,每個廠家測定兩次,每次由不同的人平行測定三份。
2實驗結果
2.1實驗數據的處理結果
2.1.1I2標準溶液濃度的標定結果
C(I2)=0.0902mol/L
3.1.2抗壞血酸含量的測定結果
計算公式: 抗壞血酸%=[(CV)I2×(M/1000)vc×100]/m樣
式中:C——I2標準溶液濃度(mol/L)
V——滴定時所用I2標準溶液的體積(ml)
M——維生素C的摩爾質量(g/mol)
表一 上海醫藥有限公司信誼制藥總廠生產的Vc藥片中抗壞血酸的含量
上海醫藥有限公司 信誼制藥總廠 |
一組 |
二組 |
||||
維生素C藥片的質量(g) |
0.3025 |
0.3040 |
0.3022 |
0.3026 |
0.3039 |
0.3039 |
滴定消耗I2溶液的體積(ml) |
12.50 |
12.60 |
12.55 |
12.55 |
12.68 |
12.63 |
抗壞血酸的含量(%) |
65.64 |
65.84 |
65.97 |
65.88 |
66.28 |
66.99 |
標準偏差S(%) |
0.1662 |
0.5622 |
||||
單組抗壞血酸的 平均含量(%) |
65.82 |
66.38 |
||||
兩組中抗壞血酸的 總平均含量(%) |
66.10 |
表二 南京白敬宇制藥廠生產的Vc藥片中抗壞血酸的含量
南京白敬宇制藥廠 |
一組 |
二組 |
||||
維生素C藥片的質量(g) |
0.2450 |
0.2396 |
0.2555 |
0.2439 |
0.2440 |
0.2448 |
滴定消耗I2溶液的體積(ml) |
12.90 |
12.60 |
13.49 |
12.85 |
12.80 |
12.83 |
抗壞血酸的含量(%) |
83.64 |
83.54 |
83.88 |
83.70 |
83.34 |
83.26 |
標準偏差S(%) |
0.1747 |
0.2344 |
||||
單組抗壞血酸的平均含量(%) |
83.69 |
83.43 |
||||
兩組中抗壞血酸的總平均含量(%) |
83.56 |
表三 湖北華中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Vc藥片中抗壞血酸的含量
湖北華中藥業有限公司 |
一組 |
二組 |
||||
維生素C藥片的質量(g) |
0.2792 |
0.2871 |
0.2875 |
0.2795 |
0.2812 |
0.2801 |
滴定消耗I2溶液的體積(ml) |
12.45 |
12.79 |
12.87 |
12.65 |
12.60 |
12.63 |
抗壞血酸的含量(%) |
70.84 |
70.77 |
71.14 |
71.90 |
71.18 |
71.63 |
標準偏差S(%) |
0.1966 |
0.3637 |
||||
單組抗壞血酸的平均含量(%) |
70.92 |
71.57 |
||||
兩組中抗壞血酸的總平均含量(%) |
71.24 |
2.2顯著性檢驗
|
T |
SX |
|X-T| |
t |
t95,2 |
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 |
上海醫藥有限公司信誼制藥總廠 |
66.10 |
0.20 |
0.28 |
1.40 |
12.71 |
否 |
南京白敬宇制藥廠 |
83.56 |
0.09 |
0.13 |
1.44 |
否 |
|
湖北華中藥業有限公司 |
71.24 |
0.18 |
0.13 |
1.83 |
否 |
公式:t =|X-T|/ SX
式中:X——兩組中任一組的平均值
T——對一個廠家六次測定的平均值
SX——平均值的標準偏差。
3實驗討論
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各廠家的維生素C中抗壞血酸的百分含量不一樣,但每片藥片中抗壞血酸的含量基本為0.1g。從實驗中還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上海醫藥有限公司信誼制藥總廠生產的藥片中,每一片中抗壞血酸的含量比較均勻,而南京白敬宇制藥廠和湖北華中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藥片中,每一片所含抗壞血酸的量相差較大。
實驗當中,我們還發現,不同廠家的藥片,在滴定終點時的顏色并不一樣,有的呈藍色,有的呈藍紫色。此外,滴定結束后,我們發現溶液中漂浮著一層白色顆粒物,據估計是糊精之類物質。對于以上現象是否會對本實驗造成較大影響,由于時間的限制,我們未能做出肯定的答復,有待日后進一步證實。
本實驗應用了碘量法測定維生素C中抗壞血酸含量這一較經典的測定方法,在各組平行測定中標準偏差較小。顯著性檢驗中t值較小,說明兩組測定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如果不存在系統誤差,實驗結果是值得信賴的。
參考文獻 1. 甘孟瑜,曹淵.大學化學實驗(第三版).重慶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2. 李廣洲,華常春,李愛忠.維生素C的測定.化學教育.1996年第5期.
3. 劉佳銘.抑制-褪色光度法測定維生素C.分析化學研究簡報.2000年第9期.
上一條:風暴瓶的制作方法 | 下一條:天然氣中H2S快速定量檢測研究進展 |
相關新聞
- 1、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
- 2、天然氣水合物開采技術綜述
- 3、維生素E中間體的綠色簡易制備方法
- 4、電子化學品材料有哪些?
- 5、氧化還原滴定法
- 6、揮發法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