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代謝病的概念和分類
發布時間:2017-11-22
(一)遺傳代謝病的概念
遺傳代謝病(inhe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是由于編碼某些酶或蛋白質的基因發生突變或表達調控紊亂,不能合成具有代謝或調節功能的產物,進而引起物質代謝紊亂,出現各種臨床表現的一類代謝缺陷病。
遺傳代謝病缺陷的蛋白往往是維持機體正常代謝所必需的酶類、重要的運載蛋白、膜蛋白或受體等,涉及的代謝過程包括合成、分解、轉運和儲存等多個方面,對細胞和機體的代謝和功能影響嚴重,出現的病理和臨床癥狀比較明顯,不少疾病直接影響個體的生長和發育,常導致早期夭折或終身殘疾,對個體的危害非常嚴重。雖然單一病種的患病率不高,但總體發病率較高,大多缺乏根治方法,對人口素質、家庭乃至社會構成很大威脅。
(二)遺傳代謝病的分類
遺傳代謝病的病種繁多,用于疾病研究和診斷的實驗方法也較多,分類方法各不相同。
1.根據異常代謝產物的分子大小分類①小分子?。喊ò被岵?、糖代謝病、有機酸代謝異常、脂肪酸氧化缺陷、核酸代謝障礙、嘌呤代謝障礙、金屬代謝障礙等;②大分子?。喊ㄈ苊阁w貯積病、黏多糖病、過氧化酶體病、線粒體病等。
2.根據病理生理改變分類①某些代謝途徑的終末產物缺乏,如過氧化酶體病、溶酶體病等;②受累代謝途徑的中間產物或旁路代謝產物增加,如苯丙酮酸尿癥(PKu)、甲基丙二酸血癥等;③某些代謝途徑受阻,引起組織供能不足,如糖代謝障礙、線粒體病等;④物質的生物合成障礙: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時,a-羥化酶缺乏致皮質醇合成障礙;⑤物質的轉運功能障礙:如腎小管性酸中毒等。
3.根據累及的生化物質分類①糖代謝缺陷:包括半乳糖血癥、果糖不耐癥、糖原貯積癥、蔗糖和異麥芽糖不耐癥、乳酸及丙酮酸酸中毒等;②氨基酸代謝缺陷:包括苯丙酮酸尿癥、酪氨酸血癥、黑酸尿癥、白化病、楓糖尿癥、異戊酸血癥、同型胱氨酸尿癥、先天性高氨血癥、高甘氨酸血癥等;③脂類代謝缺陷:如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神經節苷脂病、中鏈脂肪酸?;o酶A脫氫酶缺乏、尼曼匹克病和戈謝病等;④金屬代謝?。喝绺味範詈俗冃院蚆enkes病等。
二、遺傳代謝病的臨床特征
遺傳代謝病患者體內任何器官系統均可受累,臨床表現多種多樣,隨年齡、性別不同而有差異,且輕重不等,應結合病史、家族史、發病年齡和病程等仔細觀察,全面分析,力爭做到早期診斷,減少漏診、誤診,以便及早干預,避免傷殘發生。
(一)遺傳代謝病的基本特征
遺傳代謝病的發病機制決定了這類疾病的基本特征:①父母雙方或一方攜帶致病基因,有遺傳傾向,家族史中往往有同樣病情的先證者存在。②多在新生兒期、幼兒期和兒童期發病,少數雖然在成人期發病,但在兒童期已有潛在病變;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多為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癥狀。③往往由于飲食或應激因素而發病,一般起病急,癥狀重,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嚴重。④預后差,得不到及時診斷和治療會導致生長發育落后,甚至死亡,是新生兒期和嬰幼兒期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二)遺傳代謝病常見的臨床表現
小分子代謝病的特點是起病早、臨床表現及病理檢查常無特異性,多為急性發作,反復出現,間歇期可基本正常。大分子代謝病常有相對特異的癥狀或體征,特殊面容,發育落后、多系統損害、骨骼畸形,全身肌肉萎縮或無力,病理檢查呈特征性,病程呈進行性、慢性。
新生兒期發病的遺傳代謝病病情通常較嚴重,臨床上以非特異性癥狀為主,可以表現為:
1.神經系統異常 是新生兒遺傳代謝病最常見的癥狀,可表現為嗜睡、驚厥、智力落后、腦性癱瘓、共濟失調、錐體外系運動障礙等;還可出現肌張力高、角弓反張、耳聾,繼而呼吸異常、心率緩慢,低體溫、驚厥、昏迷等全身癥狀。
2.消化系統癥狀表現為吸吮和喂養困難、嚴重嘔吐、腹瀉、脫水等,常與進食蛋白有關;也可出現肝大或肝功能不全。早期易誤診為顱內出血、新生兒窒息、呼吸窘迫綜合征等,也容易與肺炎、腦炎、腦膜炎和敗血癥等感染性疾病混淆。
3.其他癥狀 眼部異??杀憩F為角膜混濁、白內障、青光眼、晶狀體半脫位、眼底黃斑櫻桃紅。皮膚和毛發異常出現色素減少、脫發、脆發,還會出現皮膚血管角質瘤、皮下結節。生化檢查可出現尿酮體陽性、低血糖、血氨升高、代謝性酸中毒。有些疾病還會伴有特殊的氣味,如發霉味、汗腳味、貓尿味等。
(三)遺傳代謝病的預防與治療
1.遺傳代謝病的預防措施遺傳代謝病病因復雜,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治療效果不佳,對家庭和社會危害大,因此,做好預防工作,盡量減少患兒出生顯得尤為重要。
(1)人群篩查:在人群中和患者親屬中檢出攜帶者,避免近親結婚,減少隱性遺傳病的發生。嚴重顯性遺傳患者要節育或絕育。
(2)高危妊娠者進行產前診斷:目前可以通過絨毛或羊水細胞培養進行酶活性測定和DNA分析,對60多種遺傳代謝病進行產前診斷。例如,我國已成功地對PKU、肝豆狀核變性、溶酶體貯積癥等疾病進行產前診斷,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羊水代謝產物進行產前診斷的遺傳代謝病已達40余種。
(3)新生兒篩查:我國每年大約有80萬~120萬新生缺陷兒,而在死亡的嬰兒中,大約10%是由于遺傳代謝病造成的。因此,開展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對減少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的發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以液相串聯質譜技術為核心的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技術體系已經比較成熟,其檢測效率高,靈敏度高,假陽性率低,通過同一份標本可同時檢測上百種代謝產物,結合氨基酸分析儀,能對100多種遺傳代謝病進行快速檢測,適于大樣本篩查。如今,全國已基本形成了遺傳代謝病檢測網絡,國家婦幼中心專門為遺傳檢測項目開發了數據庫,對各地的檢測數據進行分析,并形成檢測報告,通過軟件傳輸到對應醫院發放給受檢者,這樣大大提高了遺傳代謝病篩查的質量。
2.遺傳代謝病的治療方法遺傳代謝病的致病原因和發病機制不同,治療方法也有很大差異。絕大多數遺傳代謝病沒有好的治療方法,也很難治愈。但可以采用飲食治療、藥物治療等控制病情,也可用器官移植、基因治療等先進手段鞏固療效。
參考資料:骨代謝異常的生物化學檢驗